作者:杨瑞静
3月9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该院一名外科医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返聘到眼科工作的。他于2月中旬入院治疗,9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至此,医院已痛别四位优秀的医生:眼科医生李文亮、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学庆、李文亮同科室主任梅仲明,和刚刚去世朱和平。
健康界梳理公开报道发现,截至3月9日,疫情期间已有33位医务人员去世,其中14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10人因劳累过度引发其他疾病后死亡。
仅在2月23日,就有四位医生殉职的讣告被先后公布,他们分别是夏思思、朱峥嵘、杜显圣和*文*。
这些去世的人中,有的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有的不幸染病。无论何种原因,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全社会的尊敬和怀念。
大量医护感染新冠肺炎
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14人中,13人为湖北省医务人员,1人为海南省内科医生杜显圣。
杜显圣于1月18日下午工作期间出现发热、寒战、乏力、咳嗽等症状,自行用药2天未见好转后前去就医,1月25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肺炎,王辰院士、李兰娟院士等人先后会诊14次,但由于其病情恶化,抢救无效于2月23日病逝。
根据国新办消息,迄今湖北省超过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其中40%在医院感染,60%在社区感染,均为湖北省医护人员,均为非传染科医生。驰援湖北省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到目前没有感染报告。
2月17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新型冠状病*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指出,医务人员病例发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现在1月28日。
至于感染原因,健康界梳理新闻报道发现,在疫情前期,特别是湖北地区,疫情宣传不到位,防护物资短缺。这或许这是医务人员大规模感染的原因之一。
根据报告,武汉和湖北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医务人员感染,但迄今为止,医务人员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
他们过度劳累……
自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很多人心理和身体的负荷都达到极限,劳累过度而引发心肌梗塞、脑溢血等突发性疾病。
其中,医院吴忠泽在突发疾病后,又因没能及时被收治,最终错过*金抢救期。
据红星新闻报道,医院院长钟红*回忆,吴忠泽是2月18日中午11:30至12:00时,被同事发现倒在办公室。同事医院,却因相关专科医生都在新冠病*抗疫一线,没有适合的专科医生接收。直到当晚8点,医院心内科病房。2月20日,吴忠泽因脑溢血抢救无效离世。
姜继*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例全国范围内疫情防控工作中牺牲的感染科医生。
1月23日,医院感染科姜继*医生在查房后奔赴发热门诊的时候,呼吸心跳骤停,虽经举全院之力抢救,但仍于当日下午15时不幸离世。经专家确定,姜继*是心脑血管方面原因导致的猝死。
作为副主任医师,姜继*已经从事感染病诊疗20余年,对不明原因发热待查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就是太疲劳了。”姜继*的同事接受采访时提到,感染科平时已经超负荷运转,疫情之后接诊人数更是平时的2-3倍。
幸运的是,还有一些突发疾病的医护人员,被及时抢救过来。3月7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医院的医疗队员陈景王早前突发脑出血,经及时救治,现在已康复出院。
村医如何保护好自己?
在因劳累过度引发其他疾病死亡的10人中,6人为村医等基层医务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入户测量体温、健康监测、消*排查、宣传防疫。疫情没能阻拦住他们走家串户的脚步,他们是打通社区、农村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
内蒙古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村医包长命先天肢体残疾,身体远不及常人健壮,但凭借20多年的从医经验和对村里每家每户基本情况的了解,他承担起全嘎查30多名返乡人员的排查和健康检测工作。1月26日清早,包长命如往常一样出门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在排查检测完第14名返乡人员后,他准备回卫生室休息一下,却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路上,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除此之外,还有3名基层医务人员,在一线防疫工作中,因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
1月25日,大年初一,福建浦城县仙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毛样红主动申请加班,在高速检查站检测过往车辆乘员体温。当晚9时许,一轿车途经此地看到信号后,误将油门当刹车,致车辆失控,撞倒毛样红。毛样红经抢救无效死亡。
钟进杏是截至目前最新公布因劳累过度猝死的医务人员。2月28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卫生院副院长钟进杏因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劳累过度猝死在卫生院宿舍,因公殉职,年仅32岁。
钟南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建议,各个地方的医护人员应该有轮休制度,因为过度疲劳更容易被感染。
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逐渐减小,有些地市甚至清零,医院休舱,一线救治的压力开始减轻。但疫情工作还在继续,重症患者的抢救任务依然艰巨。因过度劳累引发的猝死,正在威胁医护生命。长时间坚守岗位虽然令人动容,但工作超负荷导致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和猝死风险上升也不可忽视。
逝者已矣,仍然战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除了救治患者,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好自己。
只要我们一直记得,这33人就不曾真正离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
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