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旦确诊病情后需立即予以救治,再实施心脏康复治疗方法,以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相关手术治疗后仍然会发生相关并发症(如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无复流以及直形成血栓等),继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康复效果。在实施相关手术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持续康复治疗,一方面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另外一方面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年4月-年4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均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知情下参与;(3)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2)临床资料不完整者;(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实验组有男患者22例、女患者17例,平均年龄为(52.3±15.1)岁,平均胸痛发作到溶栓时间为(58.5±6.3)min。对照组有男患者23例、女患者16例,平均年龄为(53.1±14.7)岁,平均胸痛发作到溶栓时间为(59.2±5.7)min。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内容有:术后常规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等)。
实验组应用心脏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治疗内容有:其一,在患者监护病房阶段,在心脏监测的情况下,进行床上主动辅助运动,训练其呼吸功能;其二,在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24h内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第2d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在心脏监测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小范围主动运动,再指导患者在床上洗漱,逐渐从仰卧位到坐位、进行坐位到站立位训练、床边进行缓慢步行训练等,每次5min~10min,做好室内活动,再过度到室外活动。在患者康复运动过程中予以严密监测,如果患者运动时心率增加10次/min~20次/min为正常反应,如果心率增加未超过10次/min则需加大运动量。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停止活动;其三,患者出院后,根据其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康复训练内容,让患者平地步行,速度从慢到快,运动时间在20min/次~45min/次。平地步行运动结束之后,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放松运动,以期让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等恢复至正常水平,运动频率为1周2~3次。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心脏不良反应(心衰、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总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负面心理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越高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越高,分数越低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加以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分数越低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
二、结果
2.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平均脑钠肽水平、6min步行距离等指标比较
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平均脑钠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心衰、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2.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2±3.5)d,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三、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日益上升发展趋势,因此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二级防治中的一项不可或缺内容是:心脏康复。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后接受心脏康复治疗,以期加速病情痊愈。在心脏康复过程中需积极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其合理饮食,戒烟酒,保持充足的休息。除此之外,根据患者的康复状况以及疾病防治指南,合理用药。通过心肺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运动治疗方案,坚持科学化且安全化的运动康复计划。不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脏康复的目的是改善其生活质量,使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加速回到正常生活。
有关研究显示,心脏康复通过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等实现心理和生物综合服务模式。有关研究指出,10%~15%的患者接受心脏康复工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心脏康复训练具有显著效果,既能够不断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平均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平均脑钠肽水平,还能够降低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6min步行距离,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平均脑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衰、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
心脏康复计划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用康复方式,主要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情况分为不同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中为其制定针对性地康复计划,促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在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心脏功能。医生需高度重视不同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工作,使得患者能够充分认清疾病,从而知道心脏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有关工作,不断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医护工作人员需进行相关随访工作,清楚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习惯,督促患者能够合理运动和饮食,以期降低疾病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中的临床路径效果显著,具有缩短住院时间、不断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平均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平均脑钠肽水平以及降低心衰、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等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势。
参考文献(略)
本文作者:徐威梁福俊周君
作者单位:辽宁省营医院
来源:辽宁医学杂志年第35卷第1期
1.心脏康复中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定
2.主动等长收缩运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脏康复中综合护理研究
3.居家心脏康复对PCI术后1个月患者摄氧量影响的研究
4.心肺运动试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中应用特点
欢迎投稿
心脏康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