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特区晚报
急性心肌梗死,中老年人注意啦,冬春季多发!上午6至12点是危险时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血管疾病。过去,仅靠药物治疗的话,这种病在一周之内的死亡率是30%至40%。近年来,随着医疗手段的提高,特别是“胸痛中心”的建立和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了快速、规范的诊疗,死亡率降至4%左右。
如何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急救和预防?记者就此采访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舒周伍主任医师,他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最直接、效果最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以及五个预防措施。
介入治疗
——最有效的血管开通途径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突然发生闭塞导致的心肌坏死,所以抢救目的就是尽早开通血管,恢复血液流通。开通血管有三个途径,分别是溶栓治疗、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CABG)。其中,介入治疗是目前抢救心肌梗死最直接,也是效果最好的途径。
介入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支架扩张冠脉闭塞处,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液灌注的方法,具体是这样的:从桡动脉(手腕处)或股动脉(大腿内侧)送入导管至冠脉开口,再沿导管送入一根如发丝般纤细的钢丝,通过闭塞处。然后再沿钢丝送入球囊,扩开闭塞处。接下来撤出球囊,送入支架至闭塞处,然后扩张支架,开通血管,恢复血流。
据了解,介入医院才能开展,今年以来,医院充分利用汕大医附一院医联体的独特优势和创新驱动力,先后成功实施了多例介入手术,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医疗技术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使龙湖区的百姓在家门医院心血管专家的医疗技术服务。
“胸痛中心”
——进行快速、规范的抢救
舒主任还表示,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相当于在跟时间赛跑,开通血管的时间越早越好,发病后12个小时之内是抢救的*金时间。近年来,医院“胸痛中心”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胸痛病人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了一条专门的抢救通道。
“胸痛中心”最大的好处就是病人能够得到快速、规范的抢救治疗,医院10分钟之内就能拿到第一份心电图报告,确认是否属于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的话,接下来就立即口服“一包药”,紧急送入导管室做介入治疗手术。医院到血管开通,总时间不超过90分钟。
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有:心前区突发闷痛,程度剧烈,持续不能缓解,并向左前臂、后背放射,伴有濒死感。发生这样的情况,应该立即拨打和“胸痛中心”电话,医院“胸痛中心”抢救。
发病后的预防
——“ABCDE”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发病时间多为上午6至12点最为常见,还有饱餐后、情绪激动时、剧烈运动后等,冬季、春季等气温降低时多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时应该如何做好预防?舒主任将此归纳为“ABCDE”。
A——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药。
B——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C——戒烟,降血脂
D——控制饮食,控制血糖
E——普及有关冠心病的健康教育,适当锻炼
(本报记者张艳红)舒周伍
医生档案
汕大医附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汕头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心血管内科各种急危重症抢救,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有丰富经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