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击还坚劲,精诚所至金石开
近日,在九三学社社员、医院心内一科科主任姬富才带领下,我院心内一科介入手术团队在多年成功开展包含左主干闭塞等复杂危重介入治疗基础上,应用IABP辅助支持下再次成功完成一例左主干闭塞(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极为危重复杂并极具挑战的冠脉介入手术。
该位中年男性患者当日约16:00突感剧烈胸痛,呈压榨样,伴胸闷、气短,伴阵发性意识丧失及全身性湿冷,症状持续不缓解,21:30就诊当地卫生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可能性极大),就诊期间患者再次出现晕厥,伴全身大汗!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建议药物尽力维持血压基础上转运并绕行急诊科、ICU直达导管室行急诊PCI。与此同时,胸痛团队也准备就绪。22:40到达导管室,患者血压82/63mmhg,心率次/分。精神差,皮肤湿凉低,心音低钝,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毋庸置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极高,而且该患者可能是左主干病变,随时可能出现更坏的结局!怎么办?怎么办?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与家人充分沟通后,姬富才介入团队决定和患者一道与病魔搏斗了!屋漏偏逢连夜雨!造影时发现患者冠脉解剖异常,普通造影导管根本不能到位,迅速更换后,22:48造影结果提示:左右冠脉共开口,且开口异常,右冠状动脉尽管相对正常,但原本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的左冠状动脉,只剩“一个树桩”-----左主干病变,患者病情随时可能恶化,出现死亡。在应用大剂量升压药的情况下,血压仍然上不来!怎么办?经过团队的迅即讨论后,决定先快速给予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以尽可能辅助后续的手术成功进行。在准备冠脉介入器械的同时,姬富才团队同时在进行着IABP的置入。仅仅的7分钟左右,IABP便成功置入,并开始进行反搏,很快反搏压便维持在-/60-70mmhg之间。在IABP的辅助下,“生命线”导丝顺利通过闭塞处并送至闭塞血管远端,同时跟进的球囊随即在通过后扩张,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优化后适应后,病人终于暂时摆脱了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对生命的巨大威胁,再次给予最少造影剂的造影:病变比预想的要复杂严重的多,左主干末端仍处于极度狭窄状态,且为严重三分叉病变,前降支及回旋支全程弥漫性狭窄。30分钟后,左主干顺利植入支架,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尽管术后患者仍面临着巨大的心衰、恶行心律失常、甚至多脏器衰竭及死亡挑战,但前期成功的冠脉手术为患者下一步转至CCU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造影示自左主干尾部闭塞,前向血流TIMI0级IABP置入,导丝通过闭塞处并送至前降支远端,球囊扩张血管开通,主干尾部重度狭窄,LAD及LCX弥漫性狭窄病变支架植入后术后术后心电图
后记:1、左主干闭塞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最为危急的情况,左主干的血流供应了左室75%的心肌,一旦发生左主干闭塞,无论是次全闭塞还是完全闭塞,均会严重影响到左室的收缩功能,临床表现为突发加重的胸闷、胸痛、出汗和/或晕厥,快速进展为心源性休克、合并恶性心律失常而死亡。多数左主干闭塞的患者在院前即因病情快速恶化而死亡。
一旦考虑是左主干急性闭塞,在排除了主动脉夹层后,推荐紧急冠状动脉造影,行急诊PCI,争分夺秒地开通闭塞的血管。但完成急诊PCI,开通了闭塞的血管,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左主干急性闭塞引起的心梗,术后需要克服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以及各种可能不曾预料到的并发症,而每一种并发症均可导致死亡。
2、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项介入治疗方法。是在X光引导下,用导管经皮肤导入一个30-50cc的球囊放入主动脉。IABP为治疗低心排综合征的有效手段,是首选的心脏机械辅助方法之一。对衰竭心脏的疗效尤其是在急诊介入时优于任何药物。
该患者是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非常危险,死亡率极高!正是在IABP的配合下,顺利完成闭塞病变的开通。此项技术与日常介入愈加熟练的配合,标志着我院在急症危重症心血管领域的治疗与抢救方面,有了更多的“武器”,使患者的生命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最后要真挚地感谢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导管室工作人员的全力协助,感谢急诊科、科室介入团队及ICU的共同努力!
编审:尚蓬格编辑:马宇光供稿:心内一区
崇尚厚德仁术共载生命重托
医院
健康服务呼叫中心
24小时
或拨通急救后要求“医院”派车接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