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肌梗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双心真相令你震惊初保疾患75与压力有关
TUhjnbcbe - 2021/5/19 22:53:00

““每个医生都应学习精神心理知识”,[].医师报,-10-25(10)

10月13日,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期间,致力于双心疾病诊疗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双心医学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讨论了中医药在双心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推广双心医学理念的先行者,医院胡大一教授在会上强调,对于冠心病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医生的治疗不能仅用生物医学思维模式,更应该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维度做出综合考虑。每个医生都应该学习精神心理知识,唯有如此才能理解患者的疾苦,尊重患者的感受,与患者产生共情。

对于如何开展双心医学,胡教授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在心内科,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全员的精神心理常识教育与培训;第二,在心内科培养一些既掌握心血管,也经过专业精神心理进修学习的“双心医生”。他们能在心内科解决大多数轻中度的焦虑或抑郁;第三,与精神心理专业医疗机构形成会诊与转诊合作制度。

减少现代病患主要途径:改善线粒体功能低下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WeiJiang教授介绍了压力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的现状和未来。她指出,43%成年人经历过因压力所带来的不良健康问题。压力目前被认为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数据显示,由压力导致或与其相关的疾患约占所有初级保健医生就诊的75%以上。

压力标记测量的相关研究发现,应激反应过程一般被认为是三部曲:初始阶段,例如血压和血糖的快速增加以及伴随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脂肪为身体提供额外的能量等);初始反应之后,便是继发性结果;第三步是“疾病”结果。

进一步研究压力影响患病的作用机制后,WeiJiang教授认为,线粒体功能低下是压力导致疾患的病理机制中心环节,也是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脏左心功能低下的中心病理机制。因此,研究线粒体功能的动态变化是关键,而改善线粒体功能低下是降低现代病患的主要途径。

中医药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实现“双心同治”

医院吴宗贵教授指出,双心医学是研究和处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目的是将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心脏病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心血管病的学科体系,对心血管病受到来自精神心理因素的干扰或表现为类似心脏症状的单纯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必要、恰当的识别和干预。

临床上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为支持性心理帮助。主要为行为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患者的信任决定治疗效果)、运动疗法(有效降低焦虑抑郁)、传统中医运动治疗(太极拳、养生桩功)、减压疗法(腹式呼吸、肌肉放松训练、冥想、生物反馈治疗)、小组干预(针对社会适应性技能,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心真相令你震惊初保疾患75与压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