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瘀血,往往让人联想到瘀青,而女性则会想到痛经,这些都属于瘀血的范畴。中医对瘀血的普遍定义是:离开经脉的血液,皆可称为瘀血。更精确地说,人体不能正常利用的血液,无论在哪,都属于瘀血。
瘀血的因素分两类01
外感
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进入体内时,身体会以发烧、发炎等升热方式形成压力,将其逼出体外。当压力太大使细小脉道的血溢出,形成瘀血,称为血热妄行;当热度把体液“烤干”,增高血液浓稠度,也属于瘀血。
02
内伤
久坐少动导致身体循环变差或生病使气血较弱,都容易使血流不顺,造成局部瘀凝。
常见的瘀血原因有3种〖吃过多冰品冷饮〗
冰有寒凝之性,会造成气血瘀凝。女性容易因此而出现巧克力囊肿、子宫肌瘤等。
〖冬日进补过火〗
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鸡和药炖排骨等食补吃太多会上火,容易造成血热妄行。这些食物的油脂含量也高,吃进过多的油也会导致瘀血。
〖夏日大量流汗〗
夏日在户外若流汗过多,易造成脉道塌陷、血变浓稠。夏天中风也多与此有关。
瘀血可导致多种疾病01
●上焦
位在横膈之上的胸部、心、肺和头面部都属上焦。此处瘀血可能造成发脱不生、视物模糊、胸痛、胸闷等症状。
02
●中焦
横膈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属中焦。此处瘀血易引发腹痛、胁肋疼痛、腰脐间刺痛等。
03
●下焦
肚脐以下至二阴属下焦。此处瘀血表现为少腹胀满刺痛、排黑便等。
改善瘀血,中医有妙方〖中药方可改善瘀血〗
例如,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四物本身为伤科用药,可活血化瘀。
〖少吃冰品冷饮〗
一年四季都要尽可能少吃冰品冷饮,避免寒气在体内累积,造成瘀血。
〖保暖〗
身体暖了,气血不瘀滞。冬日除了要戴围巾、手套、穿厚袜来保暖外,还可在三阴交穴贴艾绒保暖,以改善瘀血问题。
〖进补有节制〗
冬季进补药膳,怕冷、气血虚的年长者可以每天吃一碗;但属纯阳之体的儿童,一星期最多吃2次。不要加太多含油量高的肉,吃进过多的油脂也容易造成血瘀。
往期回顾
/热点
一眼就被看出来的肾虚,都是嘴唇在“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