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治疗方法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率。然而,AMI后存活的患者由于发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HF)而面临再次住院的风险。电子健康记录显示,约16-24%有AMI病史的患者在指数住院后的3-4年随访中再次住院。考虑到AMI引起存活心肌减少,有学者认为AMI后心力衰竭的类型主要是HFrEF,目前仍缺少研究探讨但AMI后心衰的临床特点,特别是各亚型心衰的发生频率。为此,日本的学者展开了一项回顾性研究,NARA‐MI研究纳入了名AMI患者(每年约名),这些患者在年至年期间在奈良医科大学接受了紧急冠状动脉造影。AMI的明确诊断是基于胸痛病史,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以及肌酸激酶(CK)水平是上限的两倍。
最终纳入分析的例患者中有81人由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在随访期间再次住院。在第二次住院的81例患者中有74例有超声心动图数据。根据再次住院时的LVEF将74例患者分为3组:HFpEF(LVEF≥50%)、HFmrEF(40%≤LVEF50%)、HFrEF(LVEF40%),人数分别为30例、20例、24例。
使用AMI住院期间的射血分数(EF)对名AMI患者进行分组发现,40例患者EF降低(EF40%,rEF),例患者EF中间值(40≤EF50%,mrEF)以及例患者EF保留(EF≥50%,pEF)。EF较低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大。pEF组CK和BNP的峰值分别显著低于mrEF和rEF组。40例rEF患者中有14例(35%),例mrEF患者中有16例(15.2%),例pEF患者中有51例(7.8%)因ADHF再次入院。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红蛋白、eGFR、BNP、LVEF和袢利尿剂的使用是ADHF的重要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1.,[1.-1.],P=0.),BNP(HR:1.,[1.-1.],P=0.),LVEF(HR:0.,[0.-0.],P=0.0),袢利尿剂的使用(HR:3.,[1.-5.],P0.0)为ADHF的独立预测因子。(表1)
对因ADHF再入院的患者进行统计显示,40例rEF患者中有14例(35%),例mrEF患者中有16例(15.2%),例pEF患者中有51例(7.8%)因ADHF再次入院(图1)。基线资料显示81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史方面相似。尽管HFrEF患者CK水平最高但是未达到统计学意义。ACEIs、ARBs、受体阻滞剂和袢尿剂的使用率在所有三组中相似。HFrEF和HFmrEF患者AMI至再次住院期间EF显著降低(43.3±10.5%vs.29.4±6.7%,P0.01;53.3±10.2%vs.45.0±2.8%,P0.01)。而HFpEF组患者的EF在首次住院与再住院之间无显著性变化(58.3±9.7%vs.59.3±6.1%,P=0.69)。(图2)
研究发现,约10%的AMI患者在4.9年的随访期内因ADHF而再次住院,年龄较大的患者、EF较低和BNP水平较高的患者再次住院的可能性更大。ADHF再入院患者中有41%的患者为HFpEF,27%为HFmrEF,32%为HFrEF,且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在首次住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图3)。本研究提示,AMI后ADHF的主要类型是HFpEF,原因之一可能是本研究中患者心肌梗死范围不大,研究人群中约50%的患者CK峰值低于IU/L,提示梗死的范围较小。此外,心梗更容易发生在年龄较大的患者,这也与HFpEF的人群特点类似。研究主要的局限性在于,无法获得患者AMI之前的心脏彩超信息,因此无法确定ADHF发生的原因完全由AMI导致而不是此前存在的心功能受损。
图1EF对AMI患者ADHF再住院的影响
表1ADHF的预测因素
图2两次住院EF改变
图3发生ADHF的时间
文献来源:KamonD,SugawaraY,SoedaT,etal.Predominantsubtypeofheartfailureafte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sheartfailurewithnon-reducedejectionfraction[publishedonlineaheadofprint,2Dec9].ESCHeartFail.2;10.2/ehf2..doi:10.2/ehf2.策划英忠
审阅苏波
指导所苏
监制庆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