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婧主讲:颜红兵:中医院冠心病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婧:11月20日,心梗救治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要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急救心梗的问题。心梗发作是大家都很畏惧的,因为心梗如果救治不及时,方法不对的话,很有可能就会离开这个人世。但今天目光的焦点不仅仅要放在中游的这个心梗触礁这一块上。更重要的是大家看上游和下游分别贴着两个问号,它们跟这心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颜红兵:过去对这方面认识的不够,现在因为这个血管造影机的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做冠脉造影的人越来越多。结果我们发现大概有8-10%的病人,冠状动脉并不没有堵塞,结果在做血管内的一些影像,从里面去看这个血管,冠状动脉并没有严重的狭窄,既无斑块的破裂也没有斑块侵蚀,还是发生了心梗。我们做激发试验时发现,冠状动脉没有堵塞的心肌梗死。英文有一个简称叫MINOCA。这是一种隐匿性极强的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非阻塞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强烈收缩导致心肌梗死。
什么是血管的痉挛。就是它局部持续性的强烈的收缩,我们叫它痉挛。但是通过我们给的一些血管的扩张药物,它又能够松开。如果是狭窄导致的,它是一个固定性的,用了药物后没有任何改善。这就是痉挛与斑块造成的血管堵塞的区别。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心肌梗死,它的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心肌的缺血,水肿坏死的这么个过程。所以最危险的非阻塞型心肌梗死原因冠脉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可以反复发生,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其它的血管收缩就自动的解除了,但心肌死亡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如果原因没有去掉的话,它可以反复的导致心肌梗死,临床发现最多的病有三次的都有。一种隐匿极强的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非阻塞型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无特异症状,难以区别。
心绞痛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是印度的一个医生,他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跟我国的孔夫子是同一个时代,他就提出来了心绞痛概念。当时不是叫的这么明确,但是心绞痛类似这个名词,是那个时候提出来的。所谓心绞痛表现不是绞榨样的疼痛,有冠心病或有典型心绞痛的大概只有50%,剩下的50%根本就不是的。在于发生心梗的病人,不用心绞痛这个概念,用胸痛这个概念。发生心梗症状是,严重的持续性的胸痛。这个胸痛是口腔以下到肚脐以上的部位,持续的不舒服,尤其是跟运动有关的,这个才是叫所谓的胸痛。但是医院去做一份心电图,马上要找医生来判断。这是由专业的心血管专业的人员,才能够判断的。持续的胸部有压迫感,跟活动有关的这种疼痛,所以国外经常讲,它用胸痛这个名词的同时,它还用另外一个词叫做胸部不适。
导致心绞痛的发生原因,运动、睡眠不好容易紧张、情绪紧张、过度换气,都可以导致心绞痛的发生。注意:短时间深呼吸不是过度换气。
当发生了心肌梗死,他的前期治疗,那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扩张血管。当然要看他的血压等情况,抗栓治疗。那么后面大家就是涉及到,那么这个冠状动脉无阻塞性的心肌梗死,和我们典型的心肌梗死,为什么要去鉴别?第一个大家非常易理解,因冠状动脉没有狭窄,因此介入治疗是不需要做的。如果不做具体的鉴别,会把它当成是普通的冠状动脉的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血栓形成来进行治疗,那你就要进行抗血栓的药物。如果不是这种原因导致的,而是冠状动脉痉挛,那么你这个抗栓的药物,对医生来讲要告诉你,不能那么强的去进行抗栓。因为抗栓治疗的另外一头,过头后是容易导致出血的。另外可以找到它的原因,那么这个原因是非常多的,任何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那么都可以引起刚才说的冠状动脉无阻塞性的,这个心肌梗死。
我们的造型检查,微血管直径在0.3毫米以下其它的血管都看不到了。当痉挛发生时,大血管痉挛,它下面的微血管也跟着痉挛,那么产生的结果就是心肌缺血,心肌细胞的坏死,心肌梗死。或叫微血管的功能障碍。心肌缺血超过30分钟,会造成不可逆的心肌梗死。
正常人的心脏是跟我们的拳头一样大的,当心功能发生问题以后,他的心脏可以扩大。心腔扩大导致心脏收缩无力,这样就不能把循环里面的血液打到血管里面去,那这样就称为它是心力衰竭。心衰典型表现:活动以后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后,有可能快速出现心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