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8日上午10时,一名发病1小时的急性胸痛“患者”在“家属”陪同医院急诊科胸痛中心“就诊”,接诊的护士和医生非常迅速进行接诊救治,并记下每个救治环节的时间。
医护人员在10分钟内对该“患者”完成心电图检查,并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同时呼叫心内科会诊,与“家属”沟通谈话签字,启动药物溶栓治疗。急性闭塞的心脏血管重新通畅,“患者”胸痛缓解,转危为安。与平时不同的是,在本次“抢救”过程中有很多围观的医生护士,他们不但“袖手旁观”,而且还对“抢救”过程“指指点点”。原来他们正在进行心肌梗死的溶栓演练,这种演练今年已经开展第二次了,为的是把胸痛中心建设好,提高胸痛疾病的救治水平。本次演练由医院谢上才、陈伟2位援贵专家主持,我院急诊科,内二科医护人员参加,按照胸痛中心的流程进行。演练之后大家进行讨论,不仅有观摩人员、考官、以及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的发言,也有模拟“患者”和“家属”的切身感受,最后进行总结,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质量改进。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在这些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中所占比例最高。如何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心肌梗死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为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胸痛中心是通过整合院内外资源和技术,形成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急性胸痛(包括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医院的“急诊科”。医院胸痛中心于年年底成立并开展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提升救治水平,今年4月份开始胸痛中心开展持续质量改进项目:缩短STEMI患者大门-溶栓时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4月8日核心科室人员溶栓技能培训;4月16日增加“溶栓谈话图”,提高溶栓知情谈话的效率;7月31日改进溶栓流程并培训,溶栓地点从病房前移至急诊,开展第3代溶栓药物瑞替普酶新技术新项目应用;8月4日召开胸痛中心例会,讨论整改措施;9月16-18日急诊科、内二科胸痛中心应知应会培训,溶栓知情培训,STEMI救治演练。经过持续质量改进,近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大门-溶栓时间已经缩短至30分钟以内(1例是26分钟,另一例是24分钟),达到国家认证要求,救治效率极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越早救治,效果越好。然而,仍有很多患者由于对胸痛疾病缺乏认识,心梗发病12医院就诊,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发病2小时内),引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丧失劳动能力,反复住院,甚至死亡,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病例举不胜举……由于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高发,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连年上升,已跃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往往因为患者对病情的不重视、不恰当的自行处理、未及时来院,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有必要加强社区居民的相关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家对疾病的认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及时就医,减少死亡和致残率,让我们共同抗击心脑血管疾病,保卫生命健康。保护心脑,“救”在身边!供稿:医院援贵专家谢上才(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