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死亡总是带有神秘色彩,特别是在科技相对不发达的年代。女星邓丽君,她的离去就引来传言纷纷扰扰,说法总结起来有三种:死于气喘;被男友气死;中邪而死。
作为坚决不迷信的科技圈,小圈是不会相信最后一种。目前,最为被大众接受的是邓丽君是逝于哮喘引发的猝死。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会发生心源性猝死,只是在40岁以上中年人集中发生比较密集,这是为什么?
猝死为什么那么可怕?
因为大多数的死亡都是可以避免或是“预告”,例如癌症晚期患者,距离死亡日通常都会有一个过程,让患者和家人接受;交通意外等也可以被避免,只有猝死来得突然,前一秒还活生生的,下一秒可能就安详的躺在太平间。
医院急诊科统计数据显示:35岁以上人群猝死主因主是心脏病发作,即因冠心病导致的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等原因。
最易猝死的三个时间点要当心
急诊科医生指出,从统计来看,猝死最容易发生的时间点是凌晨4、5点,因为这个时间点人机体功能低下,心律减慢,也是睡觉最沉的时候,此时人体机能抑制太过,容易发生猝死。
另外两个时间是上午9-10点,下午3-4点,这两个时段人体容易兴奋过头,内分泌等激素水平达到峰值,也容易导致猝死。
猝死为什么会看上中年人?
40-50岁是一个猝死高峰。年纪大了反而猝死率会下降,一方面跟身体耐受度有关,另一方面,老年人退休后也有时间和更加注重身体调理。世界卫生组织将45-59岁的中年期称之为生命高危期。这一时期多数疾病高发,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医院心理睡眠科主治医生认为,猝死之所以喜欢发生在中年人身上,主要原因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一般都是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通常会有高强度的工作量,导致他们常年精神紧张,睡眠质量极低,部分中年人甚至通宵工作,导致体力过度透支。
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孩子,工作生活压力都极其过大,生活中难免要体力透支,心力交瘁,这也是这一人群易发猝死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有部分中青年人通常“自恃年轻”觉得自己身体健康,猝死一类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且长时间不做体检,疏于健康保养。
做好心电图监测工作!
工作压力比较大的白领,日常出现胸闷、憋气、喘气不顺等症状,要小心是冠心病前兆,最好尽早找心血管医生咨询。推荐这类人平时应注意最好做三个检查:
一是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监测。这医院过夜,医院申请后背着个小盒子照常上班、回家,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信息量大很多,也容易发现问题。
第二是颈动脉彩超或心脏彩超,可以提前发现动脉斑块,进行及早干预治疗。
第三是查血脂。血脂高的人,也容易发生动脉斑块,要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