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保险,必须要买的险种就是重疾险。但市场上产品多多,本身也不是专业人士,作为保险小白,到底要怎么选择重疾呢?
这篇文章用最浅显的大白话,从不同的维度告诉你,该如何选择重疾险。
我们普通人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抓问题就要抓关键。
重疾险选择的关键在于合同提供的保障,也就是买这份重疾险可以给我带来什么保障。
既然是重疾险,最重要的就是疾病的保障。
首先,高发的重疾险的疾病定义基本是统一。其实25种就够了
所以重疾保障的部分更应该看重赔付的比例和次数。
赔付比例
赔付比例基本是%,但现在有些产品是前10个保单年度有额外赔付,客观而言,对于40岁+的客户,我认为这个福利比较实在,对于小孩和年轻人而言,客观概率比较低。还有是60岁前首次重疾赔付比例额外50%,这个真不错,建议各大保险公司的新重疾产品都给加上这个责任,我们进一步再赶超港险。
所以赔付比例有额外赔付的,无疑更好啦。
赔付次数
多次赔付最好,在多次赔付的前提下,更好的是不分组重疾多次赔付的,且没隐性条款约束的重疾险。
1、重疾多次赔付。
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进步,一次重疾不影响生存或生活的概率大大提高。但大病过后,身体免疫力抵抗力会下降,那么二次重疾的概率也大大提高,那病了总不可能不治吧,要治不得花钱嘛,那么重疾多次赔付就很重要啦。
2、不分组。
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中,有些会将疾病分组,分在同一组的多种疾病中,如果其中一种疾病发生了赔付,那么同组的其他疾病就会失效。如果是不分组的话,那么只要是不同疾病,且符合其他规定(间隔期,隐形条款)就可以二次赔付。
某款重疾险的重疾病种分组情况
如果是因为尿毒症(终末期肾病)导致的换肾(重大器官移植术),那么两者都在B组,所以只能赔付其一,无法获得二次赔付。
所以不分组优于分组的。轻症和中症同理。
3、没隐性条款限制(“三同”条款)
隐性条款是指某些重疾险虽然是重疾多次赔付,也不分组,但却有隐形条款限制,像尿毒症导致的换肾,一样没法二次赔付。
那这隐形条款到底长什么样呢?
某款重疾险中的隐形条款
同一病因导致的两种重疾只赔付其一,那么尿毒症导致的换肾,白血病导致的骨髓移植,肝癌导致的换肝这些都只可以赔付一次咯。
可是对于重疾二次赔付的产品而言,大概率引发二次赔付的又恰恰是这些同一病因告知的疾病。
所以有隐形条款限制的多次赔付产品,十分鸡肋。
延伸:有些有该隐形条款限制的公司提出,只要医生没有在相关就医资料上明确写明“三同”的,都会赔付。但保险合同本身就是以条款为准的合同,而我们理赔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万一在这里发生纠纷,打官司对于我们而言劳神伤财。所以有没限制条款的产品可以选,我们何必要选这类可能存在纠纷的产品。
4、间隔期要短
重疾险种,重疾多次赔付的间隔期有天和天/一年;轻症和中症的间隔期一般是无或90天或天。
间隔期越短越好,因为意味着限制越少。
所以,选择多次赔付重疾的产品,大方向是要选择不分组且没隐形条款约束的,当然,间隔期越短越好啦。
小细节
1、有中症责任更好,因为赔付比例高。
2、轻症和中症需要涵盖高发疾病。
3、有身故责任
身故赔付保额身故赔付保费不带身故责任
重疾险的疾病赔付需要达到条款规定(参考急性心肌梗塞和脑中风后遗症),如果没有达到理赔标准就身故了的话,那么只有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才可以赔付。
4、保障期限终身保障定期保障
客观来说,去医院的一定是老年人比年轻人多,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免疫力和身体机能无可避免会下降,也更容易生病。
如果选择保障到70岁的话,那么在疾病高发的年龄段里就等于裸奔,万一发生风险事故,我们还是得医,只不过得用孩子的钱,而我们买了大半辈子的保险却用不上了。
5、免责条款
不共用免责条款共用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用以免除或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大白话就是保险公司不赔的情况。
不共用免责条款如下
共用免责条款如下
如果患有遗传性疾病且因为该疾病导致身故的话,若是共用免责条款的话,是无法得到身故理赔的。
而选择不共用免责条款的产品,则可以获得赔付。
不要看小这小小的免责条款,关键时刻就觉得了赔不赔。
重点:保费支出
这时候倒是可以说一分钱一分货。
一样是30岁男性(假设是完全健康体),购买一份50万保额的重疾险,20年期缴费。
看看不同类型的重疾险保费分别是多少。
可以看出,如果要买一份最实用的保险的话,那么相对而言保费支出也较高。
我们结合轻松筹的例子来看看
要获得二次赔付的话,也的确只有不分组且没有隐形条款才可以做到。
小吴分享
我本人对于保险规划的核心是向赔而保,也就是我配置这份保险时,就要想到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情况,这份保险可以为我做什么。
因为大部分客户不会记得投保时我们协助TA们省了多少保费,但会在理赔的时候问我们,为什么我花了这么多钱买保险,最后却赔不了。这时候和客户解释再多也徒然,所以我要在这里再次强调,我尊重所有委托人的所有投保选择,但你问我建议,我的建议就是必须给自己最全面的保障。原因很简单,你好我好大家好。
其次我们也看到,同类型产品,保障终身和有身故保额赔付的产品,保费最低是约1万,而保障最全面的保费是约1.4万,保费相差是,20年缴费合计是8万的差距。(保费高低实质和理赔的成功率是成正比的。)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的话,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一年挤是挤得出的。但仔细想想,如果万一我们真用上了这份保险,需要二次赔付了,保额差距是50万,而且是一次性给你的50万,我想在我们需要用上这份保险的时候,无疑是身体条件已经极差的情况下了,这时候一次性掏50万出来容易吗?
问大家一个小问题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明天就会发生某种风险,会造成我们有50万的经济损失,现在有两个选项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甚至覆盖经济损失。
选项一:支出元,不一定可以补偿经济损失。
选项二:支出2元,绝对可以补偿经济损失。
你会如何选择呢?(有伙伴会说,就你鸡贼,如果确定的话,当然选择二啦。但风险就是不确定的啊。十分正确,风险就是不确定的呀,你又如何确定就不是这样发生了呢?还是那句话,买保险是考虑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份保险可以为我做什么。)
最后的最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我们真真不能负担最好保障的保费,那么清楚自己配置的保障到底可以给自己什么保障就好了,特别是清楚买了之后是真真有些情况不能赔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