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联系,每年致死超过50万人死亡。
世卫组织计划年消除反式脂肪酸
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了名为“REPLACE”(“取代”)的指导意见,计划在全球食品供应中逐步停止使用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
REPLACE为全球消除反式脂肪提出了一揽子六步行动计划,确保在食品供应中及时、全面、永久的停用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
同时,世卫组织呼吁各国积极响应‘REPLACE’系列行动,在式脂肪食品供应中停止工业生产的反酸的使用。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惑了,这反式脂肪酸到底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危害我们的健康呢?
一、带你认识反式脂肪酸
在介绍反式脂肪酸之前,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脂肪酸。
什么是脂肪酸?
食物中99%的脂类均为脂肪酸甘油酯,此外,还含有少量磷脂和固醇类物质。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组成三酰基甘油的基本单位。
按饱和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按脂肪酸的空间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顺式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acids,TFA)。
反式脂肪酸是如何产生的?
反式脂肪酸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来自反刍动物(如牛、羊等),也就是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另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工业生产的产品(部分氢化油)。它是普通植物油在人为改造成“氢化油”的过程中产生的。
天然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及其乳制品。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一些专家认为,来自于反刍动物的反式油酸不应该包括在反式脂肪酸的定义内,因为这种反式脂肪酸在人体代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去饱和而转化成共轭亚油酸。目前普遍的结论是这类来源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较小。
另外一种反式脂肪酸是普通植物油经过人为改造为“氢化油”过程中产生的。通过人工催化,向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中适量加入氢分子,就可以将液态的不饱和脂肪酸变成易凝固的饱和脂肪酸,使植物油成为像黄油一样的半固态或固态。这其中一部分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构型转变——从顺式结构转变为反式结构,也就是反式脂肪酸。
知道了反式脂肪酸的来历,接下来,话不多说,马上带大家了解反式脂肪酸是怎么危害我们的健康的!
二、美味背后的陷阱——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你知道吗?
虽然人体组织对反式脂肪酸的吸收分布有一定调节控制能力,但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构成和摄入量可能会直接影响人体组织中脂肪酸的代谢和分布,干扰必需脂肪酸和其它脂质的正常代谢,从而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年,来自荷兰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会使人体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进而增加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心肌梗塞、心脏猝死、冠心病等的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
反式脂肪酸作用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和肝脏LDL受体(LDL受体是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从而升高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可能是膳食反式脂肪酸诱发心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2.反式脂肪酸对阿兹海默症发育的影响
目前全球大约有万人患有各类慢性病,其中1/4的人就患有阿兹海默症。
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来自日本九州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揭示了机体血清中反油酸的浓度与个体患痴呆风险之间的关联:摄入富含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垃圾食品会增加人群患痴呆症的风险。
3.反式脂肪酸对婴儿发育的影响
反式脂肪酸与婴儿发育哺乳期妇女如果大量摄入氢化植物油,TFA可以通过乳汁或胎盘进入到婴幼儿的体内,令其被动摄入,这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研究证实早产儿和足月婴儿体内TFA含量都与其体重呈负相关。TFA能影响△6脂肪酸脱氢酶活性,从而使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受到抑制,直接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
4.反式脂肪酸对二型糖尿病的影响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上发表的一文提到,研究人员在长达14年的研究中分析了多例妇女的资料,结果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显著增加了患糖尿病的危险,其原因可能是反式脂肪酸提高了人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了红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
其它一些研究也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一项对16名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为期6周的干预试验中,高TFA膳食(反式单不饱和脂肪酸提供20%的能量)可引起餐后胰岛素的高应答。
5.反式脂肪酸对癌症的影响
反式脂肪酸是否有致癌效应尚存在争议。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发病率有关,而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与此无关。
6.摄入反式脂肪酸可能还有这些影响
有研究发现,TFA摄入过多会增加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概率,同时可降低体脂中脂肪含量。
另外,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组织对世界13~14岁儿童的研究表明,其过敏症状的出现与TFA的摄入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到目前为止,TFA对人体是否还有其它危害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反式脂肪酸都是有害的。有研究表明,具有反式结构的共轭亚油酸对人体就有潜在的益处。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对反式脂肪酸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哪些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了呢?别着急,请您接着往下看!
三、这些“人造食物”,你吃过多少?
人造奶油:
代表食品:蛋糕、奶茶、速溶咖啡等
年6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称:将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以降低心脏疾病发病率。
另外,长期超量食用人造奶油除了会导致心脏疾病外,可能还会诱发肿瘤。
酥派类如:蛋黄派、巧克力派等
这些食品是典型的高脂肪、高能量、高钠、低蛋白的食品,营养含量极少,所有口味基本都靠香精来调和,多吃影响健康。
人造黄油如:饼干、冰激凌、珍珠奶茶等
人造黄油又叫做植物奶精,其对心血管的伤害比天然黄油更严重,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病率,还会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发育。
人造海味食品:主要包括鱼丸、虾丸、蟹棒等
这些食品中肉的含量很低,有的甚至都不含肉,反而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很高,如香精、色素以及一些食品增稠剂如食用明胶等。
人造加工肉类:主要有培根、肉罐头、火腿肠等
这些食品为达到更好的口感,都会加入一定比例的肥肉和淀粉等,因此成为了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低营养肉类。
人造胶冻食物:像果冻、布丁一类的零食
这些食品主要是用水、糖和增稠剂为原料加工制成的,摄入过多这类食品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钙、锌等矿物质的吸收,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膨化食品:例如薯片、爆米花
膨化食品中一般都会使用膨化剂,而膨化剂中会含有大量的铅和铝,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而大部分则会留在体内,长期摄入膨化食品会损伤大脑功能,严重者可能发生痴呆。
儿童食用过多膨化食品,可引起发育迟缓、骨软化症等,还可能损害儿童的神经系统。
温馨提示: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第4.2条款规定:每天摄入的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g。
你的孩子还在吃以上这些“人造食品”吗?它可能正在悄悄摧毁孩子的健康,快快让您的孩子放下手中的垃圾食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