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把标尺。为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重点选取王昭、尕布龙等17名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力量结集成了《思齐——青海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本》,今天推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尖措的先进事迹,供大家对照学习。
尖措
人物简介
尖措(-),男,藏族,生前曾担任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乡副乡长、党委书记,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优干宁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团主席,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等职务。年12月4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7岁。
04:41尖措:用生命诠释信仰的力量(上)
先进事迹
把为民情怀根植于群众心中
——追记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尖措
初秋,遥望天河之南牧歌悠扬的大野,刹那间,包容天地的博大消解了积淀已久的世故平庸,它所升腾的浩然之气,令胸中激起难以言述的共鸣。
在泽曲河草原这片青海美景中,尖措的身影其实从未走远,我们一路追寻他的足迹,步入他忠实守望的精神家园,或多或少地领悟到,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为了活着而适应,是为了信念而坚守。
尽管,我们和尖措之间横亘着生与死;尽管,尖措最后的背影,已被雪域的阳光,永远定格在九曲黄河舒缓沉静的第一湾,但他的精神不断激励着后人。
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他执着于自我的坚守
年12月4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尖措,永远倒在了自己所挚爱的工作岗位上。
年12月6日,西宁殡仪馆内,一个个领导、同事、牧民、乡亲……从数百公里外的热贡大地赶来,或鞠躬致意,或失声痛哭,只为送别——一位朴实无华的干部、一位值得尊敬的领导、一位牧民称道的好人——这最后的一程。
年6月,尖措出生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一个农家的炕头,23岁那年,他从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分配到了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民政局,从此扎根青南牧区,与这片土地半生结缘。
河南县地处青甘川三省津要之地,距省会西宁公里,尽管这里平均海拔多米,春夏秋日短,四季不明,高寒缺氧,干燥多风,却仍是他钟情守望、心系魂牵的第二故乡。
河南县是我省唯一一个蒙古族自治县,俗称“河南蒙旗”,因被藏区环绕,当地蒙古族群众惯用藏语交流。尖措毕业于藏汉双语翻译专业,那个曾经青涩腼腆的藏族大学生,因为能说擅写,成为基层最受欢迎的“双语”人才。
那个年代,刚毕业的大学生把寻求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作为毕生追求的理想,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那时的他好读书,有才华,能吃苦,有干劲,时时处处充满激情。尖措曾经的同事,现任河南县财政局局长的谢红芹感慨道。
还听尖措其他的同事讲过,就业后当民政干部的那几年,他最开心的事儿就是下基层,先是骑着摩托到乡上,然后骑着马上草原,在牧民帐房里一住就是好几天,和他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放牧,扑下身子悉心了解民情。
在明月之夜,他喜欢坐在草地上,和牧民们围成一圈说说笑笑,了解民生民情,商讨脱贫致富大计,看着大家一脸信任和喜悦的表情,他感到满意和幸福。
在河南县的这24年中,尖措先后在县民政局、托叶马乡、县政府、优干宁镇和县委统战部任过职,从一名普通的科员,一步步成长为乡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年,尖措调任河南县优干宁镇任党委书记。上任后的第一天,他就深入基层,短短的几周内几乎走遍了全镇10个行政村。他常对身边的同事们说:“只有掌握了基层牧民的实际情况,才能为百姓做好服务工作。”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事儿,你们知道,牧区村落分散,牧民逐水草而居,有时走上40多公里,也出不了一个村。”说起这些,河南县统战部副部长公保杰神情严肃。
为了解基层情况,尖措下乡都成了家常便饭。那时候,好多村子不通公路,有的又大多是“搓板路”,能骑摩托还算好,要差点就只能在马背上颠了,几天下来,大腿就会被马鞍子磨破,走步路都要咬咬牙。几年下来,全镇人几乎没有不认识尖措的。
优干宁镇阿木乎村支部书记玛多多说,尖措书记不仅习惯住在牧民家里,闲了还帮着他们干些杂活儿,所以不管哪个村子受了灾,或是谁家有什么难处,他心里清楚得很,就像牧人知道自己家有多少头牛羊一样。
到了县委统战部,尖措要走的路就更长了。
他当了9年县级领导,全县1镇4乡的39个牧委会和个牧业合作社,不知道走过多少遍了。一个乡一个乡地搞调研、开现场办公会,一家一家地调解草山纠纷,一边又一边地给牧民们讲政策法规,进乡镇、进社区、进寺院、进学校……为扶贫助困,为危房改造,为农网改造,为道路建设,为自来水入户,为文明乡镇创建……他所付出的,每一项都能讲出许多精彩的故事。
“跟尖措干了这么多年,我们真的很服他,下基层他不讲究吃住,在牧民面前他不摆架子,做事情他总为别人考虑,干工作时间越长干得越多越细越认真,他不抽烟不喝酒,到后来身体越来越差,大家都知道,他太累了!就因为这个,我们单位有好几个同事,本来可以调走的,最后又都舍不得……他,我们这样做,真的值得……”说到这里,在县委统战部工作了多年的卓玛慢慢低下头,哭了。
尖措的坚守,让在他身边工作的许多人相信,步入社会,也许会变得很务实与现实,但若看护好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便绝不会任由一生浸淫其中。
尖措:用生命诠释信仰的力量(下)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他选择用担当来兑现人生
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推动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尖措的这份担当,感动着天河之南的万千牧民。
在尖措那摞厚厚的工作笔记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深入基层调研,发现问题所在;倾听群众意愿,找到症结所在;干群齐心协力,解决矛盾所在。
这绝非纸上的空谈,他善于用眼见为实来捕捉问题,并尽可能做到了然于胸。比如,哪几个村子的基层党建工作有些放松了,哪一片草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再比如,有近2成牧民住在土坯房里,70%的村子没有通电,离县城较远的多特村、吉仁村还没通公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亲自带队到各个村落宣传政策、讲党课;马不停蹄地跑项目、做协调、搞对接。
优干宁镇的村子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南旗村党支部被评为了先进党支部;镇上残破的土坯房被结实的红砖房所取代;一条条公路通到了村口;一户户牧家的电灯亮了起来;一个个水龙头拧开后,自来水哗哗淌了出来……
河南县共有4座寺庙,多名僧人。担任统战部长的9年里,尖措多次到寺庙蹲点调研,下大气力组织和参与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
拉卡寺距离县城2公里,有多名僧人。僧舍大部分是盖了30多年的土坯房,多已成为危房。在实地走访调研核查后,他在年启动了拉卡寺僧人住房改造工程。
现如今,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僧舍里,卧室、经堂、储物间一应俱全。
整整6年,在尖措的努力下,河南县的拉卡寺、达参寺、香扎寺、曲格寺医保、社保实现了全覆盖,僧侣们的生活、学习和居住条件已非昔日可比。
年,尖措又拿出了“三讲双比一构建”的方案,即讲学习、讲管理、讲服务,比自身造诣、比行为规范,藉此构建和谐寺院。短短一年过去,曲格寺便荣获了全省藏传佛教和谐寺院创建先进集体,拉卡寺更是一举夺得第二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历经多年实践,尖措深知统战民宗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局,深知作为一名统战干部,主动做好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识有多么重要。
基于此,他将组织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的各项活动常态化,将进乡镇、进寺院、进企业、进医院、进学校、进社区阶段化,力争早发现问题,在萌芽状态消除问题。为此,他带头蹲点,一蹲就是一个月,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为人磊落光明,不悖原则;处事勤勉务实,竭力尽心,他始终保有一份坚定的信念
“多年来,不论是关键时刻的维稳,还是突发事件的处置,他总能应对自如,妥善化解。为此,群众认他,有他在,大家放心。”对尖措的工作,县委书记韩华几近打出了满分。
河南县优干宁镇两个村落与毗邻的泽库县恰日科乡之间,因牧场彼此交错,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个地区的牧民之间长期存在草场纠纷。
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尖措接到了恰日科乡几百头牛羊越界放牧被优干宁镇牧民扣留的坏消息。
双方各执一词,如果吵急了,忍不住就会大打出手,后果无法预料。尖措边打电话报警,边抓起外套赶往现场。
“书记来了!”“领导给我们评评理!”“书记给我们做主!”在一片混乱的吼声过后,上百人哄闹的场面渐渐平静下来。尖措大声用藏语喊道:“都是河曲草原的邻居,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弄得你死我活,究竟划不划算,到最后你们谁负得起法律责任!”
随后又是一番好言相劝,冲突总算是暂时平息了。但尖措心里清楚得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后的一个多月,他骑马进村,挨家挨户调查情况,寻找解决方案。“他走遍了这里的每座草山,在界限不清的地段,找熟悉草场的老牧民、老党员一起丈量距离,有理有据地提出解决办法,最终让每户牧民都心服口服。”公保杰回忆说。
为此,县长阿琼竖起拇指评价:在河南县民族团结、寺院管理和民宗事务的方方面面,尖措都称的上是“这个”!
阿木乎村的贫困户索南扎西家,既没有牛羊,又没有草场,也没有房屋,靠给别的牧民放牧为生,后来河南县启动了牧民安居工程,他家只需交付1.2万元自筹款,就能住上敞亮的新房子。
“但我还是拿不出这么多钱来。”索南扎西面含愧色地说道,“想不到的是,尖措竟然帮我交上了这笔钱,更想不到的是,他还托人给我找了一份工作。他怎么就生病了呢?连请他到家里坐坐,喝杯热奶茶,吃顿开锅肉的机会都没有!”讲到这里,这个蒙古族汉子轻轻摇了摇头,眼中已满是泪水。
优干宁镇阿木乎村是县委统战部的联点村,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