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首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因。比起血管壁增厚、硬化,医生更担心血栓的形成。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中,血栓一旦形成,就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为何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发?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
霍勇教授表示,过去40年,以冠心病为代表的一大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尽管个别地区心梗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从全国来看,这种上升的速度和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逆转。
为什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此高发?
霍勇教授表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导致的,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后天因素。一方面,血脂、血压、血糖、炎症等在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发病增加有着密切关系,如原来的体力劳动变成非体力劳动、饮食习惯改变;此外,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也有影响。
血栓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罪魁祸首!
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石。对于心血管患者来说,一旦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发生溃疡、破裂,局部血小板激活聚集,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的闭塞,可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严重威胁生命。“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病过程,应该说‘没有血栓就没有事件’。”霍勇教授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存在血管病变、斑块、狭窄,即便再有症状,也不会危及生命。但所有病人若是病危均由血栓导致,几乎无一例外,这是经过长期认识得到的一个肯定结论。所以减少血栓事件,是临床上改善这类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心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都有抗血小板的用药推荐。霍勇教授谈到,一级预防就是病人还没有心脏病,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预防。“所有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都存在抗血小板治疗的需求。”
日常生活防治血栓,做好这三点!
1.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
改变以往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基础。多吃高纤维食物,少吃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戒烟戒酒。
2.增加锻炼,避免久坐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减少久坐不动,保证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3.抗血栓用药要遵医嘱
抗栓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减少缺血事件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霍勇教授提醒,抗血小板治疗要积极与医生沟通,遵医嘱用药。在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导下,个体化的指导用药,抗血小板治疗真正进入了精准治疗的年代。
首先,需要医生来评估患者运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评估后要预测它的有效性是多少、出血发生的风险有多大。治疗过程中,医生要通过不断地观察评估,患者才能获益更大化。
霍勇教授提醒,抗血小板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减少或避免创伤、剧烈运动、拔牙、手术等情况。如需要拔牙等,要主动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
双联抗血小板创新药上市,降低胃肠道不适
“在临床治疗中,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为主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栓基础,但仍存在依从性较低的治疗现状。”霍勇教授谈道。据研究统计,在1.5万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成年住院患者中,仅19.4%持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12个月。
5月22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单片复方制剂(多立维)在我国上市,用于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成年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创新技术“Tabintab”(片中片),使阿司匹林在肠道释放,不在胃部溶解,减少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每日一片的给药方式,在降低患者用药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图自《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片复方制剂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稿源: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李鸣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