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句话,是东北女作家迟子建说的:
一个最不幸的人去看一个不幸的人,那个不幸的人的家庭就仿佛看到了一缕曙光。”
很多时候,生活的幸运感,恰恰是在比较中获得的。中国常有句话叫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对了,就舒坦了,比错了,就绝望了。
可当下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是告诫人们,不要和他人比较,只和过去的自己比。这话固然是好的,因为它在让我们的目光回归自我。
然而,人性使然,真正能够做到不比较的人,极少。既然这不可避免,更需要去学会一种生活的比较哲学。
于是,那些苦难人物的故事,在某个作家的笔下,就充满了另一种意义。即对某一个读到它的读者而言,人物的遭遇,成了一种安慰剂。
他心里会说:“你瞧,他多不幸啊,我们何其有幸。”随后而来的情感共鸣,同情、悲悯,以及看待困境与苦难的心境将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正印证了那句话:
文字的世界里一直有悲喜、有寂寞、有薄凉,但它是定心丸,能让人心生温柔与勇敢。笃定地立于尘世,且胸有松涛,不偏不倚!”
对于擅长为底层小人物立传的作家迟子建来说,她笔下的很多人物,都生活在与命运抗争的不幸之中,他们有自卑、有无奈、有憎恨,有狭隘,同时也充满细微可察的人间之爱。正如她在《晚安玫瑰》里塑造的强奸犯的女儿“赵小娥”,被继父出卖利用的“吉莲娜”。
二人命运的交织,构成一个文字的世界,看似远离现实,却又那么贴近真实,使得故事有了更多的可读性。
迟子建是中国首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也是中国当代具备世俗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迟子建的《晚安玫瑰》,在书中人物的自我救赎中,寻找心中的那片温柔与勇敢。
01有自己世界的人,即使一个人也不会孤独
吉莲娜是女主人公赵小娥的第三个房东,在遭受到第一个男房东的猥琐,第二个女房东抢了自己的男友之后,在好友*薇娜的帮助下,赵小娥得以有机会租住到吉莲娜的家里。
吉莲娜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父母是俄国人,作为小提琴制造师的父亲被反犹分子杀害后,她的母亲怀着她,跟着外祖父,一起逃难到了中国哈尔滨。
吉莲娜自小起,就学习音乐、舞蹈,会弹钢琴,长大后,这方面的修养极高,大概与她遗传了父亲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天赋有关系。
她所在的公寓,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附近,属于一座俄罗斯花园式风格建筑,正如作者在描述中央大街那家有着百年历史的马迭尔旅馆时所说的那样,真正的时髦是不惧时光的。
所以,当*薇娜看到吉莲娜接纳了赵小娥这个租客时,*薇娜直呼赵小娥运气好,因为这样一个不惧时光的房子,是她做梦也想住进去的地方。
其实,不惧时光的何止建筑呢,对于住在里面的吉莲娜来说,精致又充满信仰的生活,与她室内的宽敞舒适,以及格局、摆设得当的环境是极为相宜的。
她平常习惯用镀金深口蓝花瓷盘盛汤,用银光闪闪的勺子喝汤,坐在钢琴边的餐桌上喝茶。从不吃隔夜面包。她注重仪表,出门都要打扮收拾一番,在穿衣打扮上也品味十足,知道什么发型适合一个人,于是才有自信拿起剪刀帮赵小娥修剪头发。又知道什么围巾搭配什么衣服,还将自己一条羊毛披肩裁剪后,给赵小娥缝制了一件样式简单大方的斗篷式外套。
她对赵小娥说,头发是女人的魔法库,摆弄好,能让人变漂亮!
又说,并不是穿得鲜艳了,人就显得水灵了。纯色和冷色调的衣服,反能衬托出青春气。
她喜静,爱养花,但不耽误她将观赏与实用完美结合。乍眼一看,那些花盆里种着金盏菊、红绣球……再走近细看,土里还长着香葱、韭菜、朝天椒、薄荷……
她虽终身未嫁,一个人却有精致的生活,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喜好、原则与信仰。
有一天,赵小娥把内衣内裤晾晒在阳台上,吉莲娜见到后非常生气,呵斥她赶紧取下来。当赵小娥满心委屈、不理解的时候,吉莲娜拉着她来到楼下,指着三楼的阳台给赵小娥看,赵小娥才发现挂着的内衣裤被看得一清二楚。
吉莲娜对她说,在城里,屋子是自己的,露台却不完全是自己的,得顾忌路人的眼。
每年到了天冷的季节,吉莲娜的气管炎就会发作,整日里不分昼夜咳嗽个不停。
当赵小娥劝她把那些香草植物拔了,以免刺激呼吸道时,她们因此又闹了一次不愉快。
吉莲娜说,家里没有香草,神都嫌污秽。而赵小娥却认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神,要真有,那也是个势利眼的神,因为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
此时,吉莲娜却告诉赵小娥,你心中没有神,怎么能相信有地狱呢。不知道真有地狱的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天堂。
一个人顾忌他人的感受,一言一行,自有风度和方寸,让人舒服自在,本是属于德行和品味的一部分,不把无知、粗鲁和肆无忌惮当作是一种个人自由。懂得尊重他人的感受,懂得保持人与人之间合适的距离,才是真正懂得自由的人。
或许,心中的神,便是一种精神信仰。当你相信美好时,世界才会变得可爱。假如连生命都不敬畏的人,又如何能让人相信,他是一个真正热爱生命的人呢?
02所有拥有,都可能失去
如果要问,失去一样东西和得到一样东西,哪个更容易?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可如果将“失去”二字,放在赵小娥的爱情里,仿佛成了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赵小娥先后一共经历了三段恋情。
第一场恋爱,发生在大学里。男友叫陈二蛋,和赵小娥一样,都是大三学生。其实两人的相似之处还有很多。
比如都来自很穷的山区,都长得矮小瘦弱,一样枯焦的头发,两张营养不良的蜡*脸上,有着同样小的眼睛和尖下巴。两人都是由自己的哥哥挣钱供上大学。
他们因贫穷而互生怜悯,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在一起大半年后的那个寒假,陈二蛋过年回老家,把赵小娥的照片拿给父母看,他父母嫌弃赵小娥长得单薄、屁股小,不好生育,害怕家里的香火继承受到影响,不同意两人在一起。
回学校后,陈二蛋听从父母的想法,立马就和赵小娥分手了。
第二段恋情,发生在毕业工作后。那时,赵小娥是一家报社的校对员,通过QQ网络聊天软件,认识了宋相奎,最后互生好感,见了面,就在一起了。
宋相奎是一个小公务员,看面相,是一个忠厚老实的男人。早年父亲去世,老家里有一个多病的母亲和一个残疾的哥哥需要他扶持。因收入不高,他只能尽量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往家里寄。
当他们在一起不久后,宋相奎发现赵小娥在床上不是第一次,追问之下,知道没堕过胎,这才没有再说什么。
可两人在一起两年后,赵小娥再一次遭到被分手。因为宋相奎爱上了赵小娥的女房东柳琴。
虽然柳琴是个聋哑人,可胜在家境不错,父母给她备置了婚房,宋相奎娶了她,就等于在城里有了安居之所,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于是,赵小娥只能从柳琴的房子里落荒而逃,而这房子,后来成了宋相奎与柳琴的婚房,别提多讽刺了。
第三段恋情,源于一场商场遭遇的小偷事件。当时,齐德铭的钱包差点被小偷从背包里偷走,是赵小娥大喊了一声才得以幸免。
男未婚,女未嫁,一来二去,都谈起了恋爱。
齐德铭是一家制药厂销售副经理,经常出差,常陪客户,每次出差都在箱子里带一件寿衣。他说,那些致人死亡的因素,合手织就一张看不见的网,每时每刻威胁着我们,只要我们被其中的一根线缠住,户口就得迁到西天去了。
正当两人有结婚打算的时候,齐德铭在一次出差回来,下飞机的时候,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了。
无法承受这一沉重打击的赵小娥,患上了精神病,住进了疯人院,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当她走出那里的时候,开始遵医嘱写过去的经历,试图在正视过去的回忆里完成自己的救赎与重生。
其实,所有我们所拥有的,在某一天都有可能失去。那些世俗偏见、欲望、名利、疾病、意外或死亡,都会带给我们痛苦和忧伤。
我们要做的,就是撑下去。待到熬过去了,你会发现,雨过后的天空,还是那么的蓝。
遭到丈夫出轨背叛的好友*薇娜对赵小娥说,聪明的女人,一生都不会把自己交付给男人。女人是玫瑰,男人是蜜蜂,当他采完你的蜜,没甜头了,就会飞向另一枝玫瑰。
而我想说,聪明的女人,爱得真诚、坦率,但绝不是毫无保留,过度牺牲自我。在交付自己的同时,保留一份独立的自由空间和精气神,这才是一个女人活着该有的人生姿态。
03轻视与恨,是人生最大的羁绊
赵小娥是强奸犯的女儿,这事她对谁也没有说,但是她对吉莲娜说了。那是在她逼迫自己的强奸犯父亲跳江自杀以后。
当年她的母亲在清明节晚上去给自己的公公上坟,遭到了强奸,这个男人,就是后来赵小娥遇见的,在齐德铭父亲开办的印刷厂工作的穆师傅。
赵小娥心中是恨的,她一直在网上搜索信息,希望能找到这个罪魁祸首的蛛丝马迹。因为他,害得母亲被按上故意勾引他人、不守妇道的罪名,两母女多年来一起遭受到父亲的打骂和虐待,同时饱受着村里人的唾弃和歧视。后来母亲病逝,父亲再娶,没有了母亲的保护和疼爱,又多了继母的虐待,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孩子成长中不懂得分辨是非,遭受的否定、歧视和恶意多了,会把原因归咎于是自己的错。所以赵小娥自认身上流着肮脏的血,是魔*的化身,压根儿不是人。把他人的歧视否定延续到了自己对待自己的思想行为里。
当DNA鉴定结果显示穆师傅与她是父女关系时,赵小娥心中就有了如何杀死穆师傅的报复计划。她想到穆师傅不会游泳,便约穆师傅一起划船游江。
当船停在空无一人的江面时,赵小娥怒斥了穆师傅的罪行。
穆师傅解释自己是因为当年太穷,又没个女人,在夜里见着一个,长久的渴望和欲念激发了自己一时的错误行为。他希望赵小娥能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他说他愿意去自首,只要有女儿在,他就什么也不怕。
然而,赵小娥拒绝了,她告诉穆师傅,让他活着去自首,只会让身边所有人知道自己是强奸犯的女儿,又要继续受他连累。
穆师傅听完赵小娥一席话,把自己的钱包连同银行卡密码都给了赵小娥,随后带着不愿意再连累女儿的绝望,纵身一跃,跳进了江里。
只是报复成功之后的赵小娥,并没有迎来心中的如释重负和快感,即使花着穆师傅留下的钱,买了之前一直渴望的漂亮衣服、首饰等物品,也没能让她开心,一种绕不开的痛苦压在心头,令她彻夜无法入眠。
吉莲娜发现了她的异样,关心询问之下,赵小娥道出了实情。令赵小娥没有想到的是,吉莲娜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年在继父的安排下,吉莲娜被人迷奸。出于报复,她把砒霜偷偷掺进烟枪里,使得长期吸食大麻的继父最终慢性中*发作而亡。
她告诉赵小娥,只要你不歧视自己,就是全世界都歧视你,又怎么着?
她还说,有爱的地方,就是故乡;而有恨的地方,就是神赐予你的洗礼场。一个人只有消除了恨,才能触摸到天使的翅膀,才能得到神的眷顾。
事实上,对于真正伤害自己的人,给自己造成了莫大苦难的人,没有人能轻易做到原谅他们。做了坏事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来都十恶不赦,或许我们能理解贫穷带来的无知和愚昧,欲望带来的一时过失,可理解不等于谅解,有时一句“对不起”,真的换不来对方的一句“没关系”。
然而,生活总要继续,活着的人,总要去努力活着。就像她的母亲临死前嘱托她所说的,人生苦短,一定要快乐。
我想,怀揣恨意的人,心无余力,难以感受世间的爱温暖与快乐的。对人也对己的慈悲与爱,才会给人带来安宁和光明。
这也正像吉莲娜所说的:人世的黑暗和光明,是一半对一半的。
正因如此,神给在黑暗和光明中跋涉的人类,指明了两条路,一条是永远的光明,一条是永远的黑暗。
或许,无法面对过去的人,不仅会失去今天,也将无法拥抱明天。能直视黑暗,不逃避,不堕落,不沉沦,用希望和毅力去坚守光明的人,终将守得云开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