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肌梗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饮食养生之一饮食要适时
TUhjnbcbe - 2023/8/10 23:39:00

古人的饮食之道是:“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只到八分。”饮食要适时,就是说饮食要有时间规律,要讲究时辰;或者说,饮食应该讲究“法时养生”。“法时养生”的“法”,即效法、遵守之意;“时”,即时辰、节气之意。什么是“法时养生”呢?即按照时辰生物钟和气候变化规律,调整饮食、作息,使人体的脏腑活动、气血运行与人体生物钟相应,与四季节气相合,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目的。其实,“法时养生”就是养生之道——“顺应自然”的具体运用。

饮食要适时,这样可以有规律的促进消化系统正常分泌消化液。消化液是人体内对食物进行消化而起到作用的液体,包括唾液、胃酸、肠液、胆汁等。人每日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升;消化液主要由有机物、离子和水组成。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1.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2.改变消化腔内的pH值,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3.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4.通过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保护消化道黏膜,以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

(一)、微饥而食有利于身体健康

两餐之间的时间间隔要适宜,若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若间隔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

一般来说,混合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大约是4~5小时;因此,早餐和午餐之间,以及午餐和晚餐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5~6个小时比较适宜;这时胃部已经排空,微微有点饥饿感,这时吃饭既有食欲,同时这种微微的饥饿感又对身体形成良性刺激,从而增强身体细胞的活力,提高身体免疫力;我国元代著名的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里的“先饥而食”、“饥不可太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若一日三餐的话,早餐应该安排在7点左右,最晚不要超过8点;早晨7点到9点这段时间,胃经最旺,所以在这个时候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午餐应该安排在12点左右,最晚不要超过13点;晚餐应该安排在18点前,最晚不要超过19点。

如果晚餐吃得太晚,过不了一会儿就该睡觉了,食物没有消化完就睡觉,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增加胃肠负担,也容易诱发肥胖,导致多种慢性病。另外,若晚餐吃得太晚,容易患尿路结石;因为人体排钙的高峰值期在晚餐后的4~5小时,若晚餐吃得太晚,当排钙高峰值期到来时,通常已进入睡眠中;尿液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尿液由于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的钙不断增加,这样很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晶体,长期积累就容易形成结石。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可是现在很多人弄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是百病之根。

饮食应该荤素搭配,每餐都必须要有蔬菜,蔬菜是人体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第一主要来源。维生素和矿物质均为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身体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二者是构成多种辅酶和激素的重要成分;若身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就会导致代谢障碍而引致多种疾病。

吃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早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千万不要糊弄;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要有蔬菜和蛋白质类食物;若早餐营养不好,那么午餐和晚餐是补不回来的;或者说,早餐是不可替代的。

午餐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高热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应该主要放在午餐吃;同时,吃些蔬菜和粗粮,也有助于摄入更多的膳食纤维,以增加胃肠动力;另外,控制食用量也很重要,这样有助于避免脂肪和胆固醇的堆积。

晚餐应以素食为主,要吃得清淡,不能肥甘厚味。

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海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另外,在一般情况下,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能量消耗会逐年减少;特别是中老年人的身体能量消耗和年轻人相比减少的更多;所以,中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能量消耗情况,若身体状况允许的话,可考虑一日二餐。若一日二餐的话,早晨起床喝完温白开水后,可以先吃点温性水果,如苹果、桃子、樱桃、红枣等。在一日二餐的情况下,早餐应该安排在9点之前;午餐应该安排在14点之前,并且午餐最晚不要超过15点。晚上可以吃点干果和水果。

(二)、不吃早餐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不论是一日三餐,还是一日二餐,早餐都是应该必须吃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早餐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和身体一天的能量及营养需要。

不吃早餐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具体来说,不吃早餐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

1.不吃早餐会造成低血糖

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营养已消耗殆尽,血糖浓度也处于偏低状态。若不吃或少吃早餐,就不能及时充分地补充血糖浓度;那么上午就往往会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从而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2.不吃早餐难减肥

有些人认为不吃早餐可减少热量的摄取,可减轻体重而减肥。其实,不吃早餐的人,常常到吃午餐时,由于过于饥饿,就忘却了减肥而情不自禁地吃得过饱,造成机体热量过剩;从而不仅难以减肥,而且容易发胖。

3.不吃早餐易患胆石症

有关专家调查发现,在胆结石患者中大约有90%以上是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者。不吃早餐或少吃早餐,致使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分泌减少;但是,胆囊内的胆固醇和胆盐含量却没有改变,久而久之,胆囊内多量的胆固醇和胆盐就会形成胆结石。

4.不吃早餐易患心脑血管病

人在一夜的睡眠中,因呼吸、排尿、显性或非显性出汗,使身体水分大量失去;如果不吃早餐或不饮水,可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血小板集聚性增加,那么微小血栓就容易形成,从而容易堵塞心脑血管而致病;中老年人尤应注意。

5.不吃早餐易患胃病

不吃早餐,可使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物节律发生改变,胃肠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发生变化,消化液没有得到食物的中和,就会对空腹时的胃黏膜产生不良的刺激,引起胃炎的发生,严重者可引起消化性溃疡。

6.不吃早餐影响智力

有关专家经研究发现,在智力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吃早餐的学生智力明显高于不吃或少吃早餐者。这是因为不吃早餐的人,大脑就会因营养和能量不足,不能正常发育和运作,久而久之,就会妨害记忆力和智能的发展。

7.不吃早餐影响寿命

人的健康长寿靠人体生物钟的支配,不吃早餐打乱了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肌体所需营养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那么生理机能就会减退;再加上不吃早餐带来的种种疾病对机体的危害,这些都会影响人的健康长寿。

(三)、餐前或餐后多长时间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

往往很多人在餐前或餐后有吃水果的习惯,那么餐前或餐后多长时间吃水果好呢?餐前或餐后吃水果的正确时间是: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

很多人习惯在饭后立即食用一些水果,不论是宴会的上菜程序,还是大多数人的日常饮食习惯,均是如此。人们普遍认为饭后立即吃水果爽口,有清洁口腔、清理胃肠的作用。

然而事实证明,这样是不科学的,人吃饱饭后食物进入胃内需要经过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地从胃中排出,饭后如果立即吃进很多水果,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在胃内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天长日久,将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把水果立即放在会在胃里待很久才消化完毕的食物后面,那么水果就会让整餐的食物变酸、发酵。

因此,饭后马上吃水果实际上是一种饮食误区,这种习惯实际上对健康非常不利,也容易导致体重超重和肥胖现象的发生。所以,吃水果的正确时间是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其中,饭前一小时吃水果最为有益,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从而增强防病抗癌能力。如果饭后吃水果,则需等到饭后2小时最为适宜。

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等,饭后立即进食水果,无疑会增加肠胃的消化吸收负担和胰腺的负担,尤其是不太熟的水果,其中淀粉的含量很高,并且不太容易消化;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成分,它们均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后膨胀,能增加饭后饱胀感,使人觉得不舒服。

另外,纤维素量较大时,它们在肠道中能捕捉和吸着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有机酸,延缓和减少人体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如铁、锌、铜、维生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而且在水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鞣酸,它同样能与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钙等结合,形成难溶物质,而且阻碍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并且,水果中的鞣酸能与蛋白中氨基酸的氨基端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形成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的鞣酸蛋白,从而导致便秘症的产生。

另外,酒足饭饱之后,随即再多吃一些水果还会使血糖浓度升高,因为水果中主要含有的就是果糖,这样势必会增加胰腺的负担,如果长期下去就会成为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因此,饭后两小时吃水果比较适宜,这时候,既有利于对水果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也不会产生其他的身体负担;所以,一定要注意吃水果的时间。

水果固然有益健康,其丰富的维生素含量,香甜可口的味道,都是我们喜爱它的原因;但是,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吃水果,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才能有益于健康。

再有就是,在一般情况下,在两餐之间空腹时吃水果也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因为,水果是所有食物中分解最快的,它在胃里大约停留二十到三十分钟的时间;空腹时吃水果,有利于胃肠消化吸收水果中的果糖、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还有助于溶解肠道里的*性物质,排除身体内的*素,净化身体组织及消化系统。

但是,有些水果不能空腹吃;否则的话,不利于身体健康。哪些水果不能空腹吃呢?

一是忌空腹吃柿子。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胶,而柿胶遇胃酸就会凝固成块。当空腹吃柿子,柿子中的柿胶就会与胃酸在胃内凝聚成硬块,并越积越大,以致无法排出体外,这在医学上叫“胃柿石症”。患者会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引起呕血,并且还会诱发胃溃疡。所以,柿子一次不能吃多,并且要在饭后2小时吃,因为这时胃酸已经与食物混合,就不容易生成“柿石”了。

二是忌空腹吃山楂。山楂味酸,具有行气消食作用;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等;但是,若在空腹时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致使胃胀满、泛酸;胃液分泌过多,胃酸就会腐蚀胃壁,造成胃黏膜损伤。而对于患胃病的人群,如胃炎、胃溃疡等,更不适合空腹吃山楂。

三是忌空腹吃菠萝。菠萝含有丰富的强酵素,空腹吃会伤胃,并破坏其营养成分;只有在吃完饭后2小时再食用,营养才能更好地被吸收。另外,有的人吃菠萝后会引起过敏,俗称“菠萝病”或“菠萝中*”。往往在食用后的15分钟至1小时左右,即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同时出现过敏症状,如头疼、头昏、皮肤潮红、全身发紫、四肢及口舌发麻;严重的会突然晕倒,甚至会出现休克等症状。

空腹吃菠萝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主要是由于菠萝中含有的一种蛋白酶而引起的;如果空腹食用菠萝,这种蛋白分解酶会伤害胃壁,导致不良反应。吃菠萝易引起过敏的人,在食用菠萝前应注意:将果肉切片后,一定要先将其浸泡在食盐水中若干分钟,然后才能食用。食盐水能破坏这种蛋白酶;如果浸泡时间不充分,菠萝酶没有完全失去活性,依然可能造成过敏。

四是忌空腹吃黑枣。黑枣不宜空着肚子吃,黑枣含有大量果胶和鞣酸,这些成分与胃酸结合,同样会在胃内结成硬块;另外,若空腹吃黑枣,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甚至还有可能诱发胃痉挛。同时,黑枣性寒,脾胃不好者不可多吃。

五是忌空腹吃橘子。在饮食上,空腹一般指胃内的食物全部排到十二指肠内,即胃排空的状态,一般在饭后大约4小时就达到空腹状态。因橘子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空腹吃橘子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导致胃酸增加,引起不适,会使胃胀满、嗳气、泛酸水。

六是忌空腹吃荔枝。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被人体吸收后,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这样才能被人体所利用。在空腹时,如果过量食入荔枝,那么就会有过多的果糖进入人体血液,而“改造”果糖的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另外,过多的果糖也会刺激胰岛B细胞迅速地释放大量的胰岛素;与此同时,人体血液里过多的果糖也会给肝脏传递错误的信号,从而也会抑制肝脏对果糖的转化。

因此,上述这些因素都会致使人体血液里的葡萄糖逐渐降低,以致出现一系列的低血糖症状;这样一来就会导致“荔枝病”,荔枝病实质上是一种“低血糖症”;这并不是荔枝中存在有*物质。荔枝病通常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口渴和饥饿感,或者发生腹痛、腹泻症状,个别严重患者可出现突然昏迷、阵发性抽搐、脉搏细速、瞳孔缩小、呈间歇性或叹息样呼吸、皮肤紫绀、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大脑也是依靠葡萄糖来供能,血糖降低后,大脑供能不足,就会导致脑脊液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脑水肿;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在血糖平衡能力方面,老人和孩子的平衡能力较差,再加上老人和孩子的病情发展快,因此出现症状也比较快。

一旦发生荔枝病,应该积极治疗;如仅有头晕、乏力、出虚汗等轻度症状者,应立即平卧,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补充必需的葡萄糖,纠正低血糖。

食用荔枝等高糖分水果,应该在餐后2小时左右,并且切忌空腹食用。吃荔枝也要“有数”,儿童一次不要超过10颗,成人一次不要超过20颗;尤其是不要空腹吃荔枝。

七是忌空腹吃香蕉。香蕉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和镁元素,若空腹食用,可能会使血液中的钾含量高于正常浓度;有的人就可能会出现感觉麻木,肌肉麻痹,嗜睡乏力等现象。血液中的镁含量若高于正常浓度,就会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各种心律失常,从而易造成心肌梗塞;另外,也可能会直接抑制胃肠道平滑肌,可能会出现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现象。

1
查看完整版本: 饮食养生之一饮食要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