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事”,亲朋好友、同事熟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时候喝点酒可以促进感情,聊聊八卦、吐吐槽…但喝酒不注意,和一些药物同时服用,就容易出大问题。一、吃药后喝酒有多危险?吃药后喝酒引起的反应称之为双硫仑反应。此时会出现:面部潮红、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幻觉、嗜睡。比较严重的表现有:胸闷、气促、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基本上,严重程度与跟我们喝了多少酒、吃了多少药的剂量有关。简单来说,就是喝/吃的越多,反应越严重。那么,饮酒和吃药,到底间隔多久才是安全的呢?如果是先吃了头孢,建议用药6至7天之后才喝酒,保证体内药物全部代谢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先喝过酒了,那么3天后吃头孢比较合适,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酒精在3天后几乎都代谢完了。在此期间,如果使用含乙醇的药物或食物(例如酒心巧克力、含乙醇的饮料、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藿香正气水甚至使用酒精擦拭皮肤)也可能会出现双硫仑反应。
二、不能同时服用的药物提醒:拿好小本本,如果家里有以下药物,一定要避免和酒同服!1、头孢类+酒=*药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唑啉钠(先锋Ⅴ号)、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替安、头孢噻肟钠、头孢甲肟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硝咪唑类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特别是甲硝唑,是最早用于临床的硝咪唑类药物,其所致双硫仑样反应国内也有较多报道。其他抗菌药:呋喃唑酮、酮康唑、红霉素、灰*霉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与乙醇合用可致双硫仑样反应。头孢类降糖类药物: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氢化可的松等)氢化可的松含有50%的乙醇,与头孢哌酮配伍入血后,会产生双硫仑反应。
2、安眠药+酒=一条人命镇静催眠类药物: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安眠药和酒精均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且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会互相增强*性,饮酒后服用安眠药容易使大脑皮层细胞很快转入抑制状态,可使人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除此以外,安眠药会导致肌肉松弛的不良反应,作用于全身肌肉。而酒精会加重安眠药的镇静效果,引起严重的困倦和眩晕。如果服用者在活动状态下,还会增加跌倒、受伤和出车祸的风险。3止痛药+酒=消化道出血解热镇痛剂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这类药本身可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易引起胃粘膜病变或使溃疡复发,导致胃肠道出血,而酒精也伤胃,两者双管齐下,造成症状更严重。且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故一旦出血往往不易控制。4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降压药:利血平、卡托普利、硝苯地平这些降压药与葡萄酒同饮,可能引起血管舒张,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危及生命。因为葡萄酒里含有酪胺。正常饮用时,其中的酪胺可被人体自然破坏,但若服下此类药后,人体却无法成功破坏酪胺。若大量积蓄,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5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磺酰脲类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氯磺丙脲酒精中的乙醇可以阻碍甘油、乳酸和某些氨基酸转变为糖的过程而使血糖降低。而如果患者刚服完降糖药,血糖已降到标准值,这时再喝酒势必会引起低血糖。尤其在服用格列苯脲或注射胰岛素后饮酒,出现低血糖的几率更高。除此以外,还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应用降血糖药尤其是上述降糖药期间要禁止饮酒。6甲氨蝶呤、感冒药+酒=肝衰竭乙醇可增加甲氨蝶呤的肝脏*性。这是因为与乙醇合用后,干扰了胆碱的合成而增加了对肝脏的*性,因此导致转氨酶升高。大部分感冒药都含有用于缓解疼痛及治疗发烧的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转化生成一种有*的代谢物,只有与体内的保护因子如还原性谷胱甘肽等结合时才能减小*性。过量饮酒时会使体内的谷胱甘肽耗竭,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三、酒精与癌症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将酒精归结为致癌物,过量饮酒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也就是每次不超过一两白酒、或一瓶啤酒、或一红酒杯红酒。然而国外多项研究表明,每天饮酒量25克也超过了酒精的预警防线。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公布的一篇研究中指出酒精的安全摄入量——0,也就是说,对于酒精摄入,根本就无“安全”可言。饮酒时摄入的酒精经转化后形成的乙醛,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Ⅰ类致癌物,容易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考虑到各国人群基本情况和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我国可能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调查研究,或许不久的将来会重新定义健康饮酒的最适合剂量。但是,有一点,希望大家都谨记:酒后不吃药吃药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