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心肌梗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慎用良药藿香正气水
TUhjnbcbe - 2023/4/3 19:32:00

藿香正气水,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剂中成药。虽然其作为祛湿剂,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具体功效不是尽人皆知,但每逢酷暑难耐,便是这万灵丹般的藿香正气水异常畅销之际,很多人习惯家里常备以防中暑,甚至有事没事喝上一瓶,几成消暑特饮。

然而就是这样一剂“老奶奶”良方却被指责不仅伤肾亦可致癌,与头孢类药物同服更可中*、危及生命!我们如此中意的藿香正气水究竟是一剂光明磊落的温良妙方,还是处心积虑的伤身鸩酒?

藿香正气的方子可追溯到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其组成为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姜汁,苦桔梗,广藿香,甘草。随着时间的推演,当年的藿香正气散变成了今天的藿香正气水、滴丸、胶囊等等,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形象地来说,就是暑热的天气里吹多了空调,抑或贪吃了冷饮瓜果,而导致发热恶寒,厌食、恶心、腹胀、腹泻、腹痛。

作为主药的广藿香(《版药典1部》规定只有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芳香化浊,从而发散在表的风寒邪气,和中继而止呕。值得说明的是,广藿香与另一种香气较淡的传统中药藿香并不完全相同,原产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广藿香,大约也是在宋代传入。用藿香为原料制作的藿香正气水几乎不见。

继而,陈皮理气健脾、半夏曲消食宽中、白术补脾健胃、茯苓健脾宁心,一方面针对恶心呕吐的症状,继而通过健脾化湿消除腹泻症状,是共同辅助加强广藿香功效的“臣药”。大腹皮就是槟榔干燥的果皮,它行气宽中;姜炙的厚朴同样行气化湿;紫苏用于感冒风寒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白芷祛风燥湿、桔梗宣肺;这几味“佐药”辅佐广藿香解表、化湿,和中止吐。甘草缓解药物*性、烈性,为“使药”。它们共同作用,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脾胃自和。

言归“中暑”。中暑是人体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高热、皮肤干燥、大汗或无汗、口渴、恶心、胸闷、气短、四肢无力等。中医认为这是邪热内蕴、清窍闭塞,升降失序,气化失常,导致阴阳、气血失和。

鉴于藿香正气各成分的药性,对于高温中暑,这显然不是藿香正气水所真正对症的,藿香正气水既没有预防作用也没有治疗作用。在高温状态下服用藿香正气水可能将出现:大量出汗、脱液、晕厥、头晕恶心,而如果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则更加重耗伤体液,无异于饮鸩止渴。

此外,由于藿香正气水的制作方法,需让有驾驶需要的人引起注意。藿香正气水是将这十多味中药在浓度为60%乙醇中浸泡24小时,再经多道工序过滤而成,成药中依旧含有40%以上的酒精。几乎所有藿香正气水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都会注明:“本品含有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动车、船、飞机,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操作精密仪器。”按照交通法规相关规定,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超过20毫克则视为饮酒驾驶,超过80毫克就为醉酒驾驶。基本上成年人只要喝一支藿香正气水,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就将超过20毫克。所以“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还得再追加一句,喝藿香正气水不开车,以免不知不觉被酒驾。

同样,说到藿香正气水与头孢类药物同服更可中*、危及生命,则曲解了藿香的好意,这都是酒精惹的祸。准确的说,含有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和酒精合用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disulfiram-likereaction),阻挠乙醇的正常代谢,致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反应,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可能诱发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乃至死亡。文献报告,目前约有1O种抗菌药物在应用(静脉或口服给药)中可抑制酒精代谢,引起乙醛蓄积中*,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藿香正气水是良药,可再好的药也不会是“万灵丹”,对症下药的道理再清晰不过了。藿香正气水适用于“空调型中暑”,但久晒中暑则不宜用;适用于受凉腹泻,而细菌性腹泻就不宜用。藿香正气还适用于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但孕妇和2岁以下幼儿不建议使用。此外,藿香正气还能辅助治疗一些皮肤病。归根到底一句话,用药遵医嘱,预防最重要。

作者:郑笑马伦

1
查看完整版本: 慎用良药藿香正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