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药品,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一颗小小的药片,因价格低廉,功效颇多,受到人们的青睐。
阿司匹林最初用作解热镇痛,对缓解头痛、神经痛、感冒等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近年来,临床上还发现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对防治冠心病、心肌梗塞、预防血栓形成也有很好的效果。
既然阿司匹林可以抗病,那对预防癌症有作用吗?
研究发现:70岁后用阿司匹林防肠癌,效果不佳
近期一项在《JAMA·肿瘤学》上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阿司匹林对预防直肠癌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患者的服药时间宜早不宜晚,应该在70岁前就开始规律性服用。
研究的数据来自护士健康研究及专业人员后续研究,涉及约9万多名参与者,女性平均年龄为76.4岁,男性为77.7岁。实验以不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参与者和定期服用的参与者作对比:
发现定期服用的人群罹患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定期的人群的更低,风险比(HR)为0.80,但在性别方面并无受到影响。另外,70岁之后才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对肠癌的风险影响无任何作用。
为什么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无法预防肠癌?有证据显示,老年人的癌症和年轻人的癌症“底子不同”,受衰老和DNA甲基化影响,老年人肠癌的突变频率更高;其次,阿司匹林酯酶活性可在老年人体内改变其药效学特性,且老年人的肠道菌群与年轻人差别较大,会因代谢和炎症反应影响药物的带血和疾病的发展;最后,身体质量指数(BMI)也会产生影响。有研究显示,而老年人中体重超标的情况更为常见,而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在BMI较高或体重较重的人群中益处有限。
阿司匹林还能“对抗”什么病?
除了对预防肠癌起到作用,阿司匹林还能“对抗”什么疾病?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研究,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对下列3种疾病也有积极预防及治疗效果。
1.降低卵巢癌患病风险10%,生存率提高30%
年,在《柳叶刀肿瘤学》刊登了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两项新的研究成果,其中一项研究调查了全球75万女性,综合13项数据得出:每日低剂量(约81毫克)服用阿司匹林后,患卵巢癌患病风险可降低10%;
另外一项研究则发现,已患有卵巢癌者可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提高30%的生存率。这两项研究成果或许将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与希望。
2.使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最多下降47%
在第25届欧洲肠胃病学联合组织周上,公布了阿司匹林可显著减低消化道癌发病率的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范围涉及60万的患者,研究者将服用阿司匹林至少6个月、平均持续时间为7.7年的患者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对比,发现在持续用药的患者中,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病率降低了47%。
3.预防心血管病
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看,服用后持续存在抗血小板的作用,其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但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如产生反酸、食欲差、腹胀、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医院老年内科以往研究显示,老年患者使用肠溶阿司匹林40mg/日或肠溶缓释阿司匹林50mg/日可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率,与肠溶阿司匹林mg/日比较,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少,说明合理的阿司匹林剂量和剂型或有助于减少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注意什么?
作为经典的抗栓药物,阿司匹林虽然功效多多,但也存在不少副作用。患者只有正确用药才能降低危险,把药效发挥好,因此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服药时要注意以下5点:
早晚均可服用:阿司匹林在服用后几小时血药浓度可以达到高峰,且可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不必拘泥于早晚,长期规律服药更重要。
每天固定服药时间:偶尔漏服一次不会对抗栓效果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若经常漏服势必会导致血栓风险增加。因此,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服药。
按剂型服药:普通片是在胃部分解,所以应饭后服用;而肠溶片在胃液中不溶解,餐后服用会延缓吸收,应该在餐前30分钟~1小时服用。
服药期间忌饮酒:阿司匹林服药期间不可饮酒,该药能抑制酒精代谢酶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减慢酒精代谢,使得身体酒精蓄积,更易发生酒精中*;且饮酒可增加胃粘膜及肝脏损伤风险,对身体造成成倍的伤害。
不可擅自停药:有些患者感觉近期指标恢复到健康水平,担心继续用药后有副作用,所以在未告知医生的情况下,擅自停药。但一旦停止用药,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症状。
阿司匹林是药品,不是保健品,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各种副作用风险中。因此,切勿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在用药前也需咨询医生意见,按剂量服用。
参考资料:[1]《JAMA子刊:老年人用阿司匹林防肠癌,宜早不宜晚!》.奇点网.-01-30[2]《柳叶刀最新研究:阿司匹林或可预防卵巢癌!》.成都晚报.-08-04[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这六点用药常识要知道》.健康时报.-01-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